杜氏提琴

关于“杜氏提琴”


杜照 - 制琴行业的新星

 

杜照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 他从小就对手工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赋。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观了一家提琴工作室,激发了他对制作提琴的热情。 他对将木块变成乐器并发出令人愉悦的声音的过程感到震惊。 2006年,18岁的杜照来到北京通州马驹桥学习提琴制作。

20世纪80年代,北京制琴业开始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确山的民工来此从事制琴业,杜照的师傅就是其中一员。 在师傅的小提琴工作室工作了6年之后,凭借自己的天赋、勤奋和好学,杜照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一名独立制琴师。

2012年他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制作培训班。 同年,他在北京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杜氏提琴”。 他制作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很快受到准备考试的学生的欢迎。 这位年轻的制琴师并不满足于此,他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制作和完善他的乐器上。

2018年,他受邀参加意大利克雷莫纳国际乐器展,并有机会与意大利著名莫拉西家族的提琴制作大师进行交流提琴制作技术。 他还参观了小提琴博物馆,了解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内里古典小提琴的制作方法。 结合他多年对提琴制作的理解,更加坚定了他制作高端小提琴的信心。

回国后,他几乎把自己锁在工作室里去学习、练习、思考、提高。 为了加深对音乐和小提琴的理解,他阅读了大量的音乐经典,向中国乐派的代表人物学习,包括小提琴大师马思聪、钢琴大师殷承宗,作曲家陈培勋、施万春、鲍元凯,制琴大师戴洪祥等。他有幸得到中央音乐学院郑荃教授、宋茂林教授等资深老师的指导。 他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每天工作14-16个小时,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做出了一把满意的小提琴。

制作一把高品质的小提琴需要100多道工序的精工细作,需要精湛的艺术工艺和精准的技术。 杜认为,这门手艺帮助他塑造了冷静的性格。 从木材的选择、锯切,到成型、雕刻,他都重视每一个细小的工作。 他说,材料的细微差别,例如木材的硬度或湿度,都会影响乐器的性能。

事实证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目前,他的乐器以其精湛的制造细节和出色的音色而广受好评。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一直在演奏他制作的乐器。 通过口口相传,来自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的音乐学院的教授和学生、表演者都曾从他的工作室下订单。

杜照说,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制琴大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Additional Options
技术支持 MilSound
MilSound © 2022 - 2024